
“十三五”期间,暖水镇坚持把优先发展农业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紧密结合资源特点、产业基础,牢牢抓住农民期盼、市场需求,大力发展大棚蔬菜、瓜果规模种植,呈现出“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美好画卷。
近日,汝城县暖水镇举行“十项最美”评选活动,为镇里涌现出来的“最美产业为王模范标兵”颁发了“励志证书”,表彰他们在带动、引导劳动力就业和发展产业等方面做出的贡献。
“最美产业为王模范标兵”代表 钟发林:搞产业这些年,我亲身体会,要想过上美好的生活,等、要、靠,那是靠不住的,要想过上好日子,必须自己艰苦奋斗,努力奋斗,才会有更好的明天。
产业发展是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在暖水镇田庄村,一片片果树青翠欲滴,一串串皇帝柑缀满枝头,呈现在眼前的是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托起的是“最美产业为王模范标兵”代表钟发林致富增收的希望。
“最美产业为王模范标兵”代表 钟发林:以前上班的时候,一年的工资就是5、6万块钱,现在搞这个产业的话,一年随便都可以搞个十几万、二十几万,比以前是翻了几倍的收入。
几年前还是从事厨师行业的钟发林,毅然决定辞去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投入到皇帝柑种植当中,没有经验、没有技术,一切从零开始。这些年,他经常跑到广东水果基地,学习交流,也在网上自学技术,一步步将自己的基地越做越好,规模越做越大,效益也越来越好。
“最美产业为王模范标兵”代表 钟发林:种植规模的话,我现在山上那片9年的树和这个5年的树,加起来是一百多亩,产量像今年是差不多25万斤。
1月13日一大早,基地的工人们就在忙碌着采果、选果、装筐,因为来自韶关的收购商,要从钟发林基地采购今年最后一批的皇帝柑。
韶关收购商 彭先生:钟老板今年这个果,(剩下)大概十万斤左右,我们全部包园了,整体这两天摘完,果面比较漂亮,然后大小比较匀称,果子质量还可以。
这几年,钟发林优先聘请本地村民,尤其是脱贫户,到基地帮助修草、施肥、摘果等,直接增加了他们的收入。
基地务工人员 何宋云:我在这里做了三年,80块钱一天,基本上每天都有事做。
在田庄村,除了有钟发林这样的水果种植大户,还有很多像郭彩燕一样的蔬菜种植小户。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带领下,大部分村民家里,都发展了几亩的大棚蔬菜。
暖水镇田庄村大棚种植户 郭彩霞:就是乡里带领我们种植这个大棚,一个大棚万把块钱(收益),两个大棚有两万多块钱。
近五年来,田庄村立足本地自然资源优势,探索出了农业产业脱贫的新模式、新路径。经过多方考察和尝试,根据土地和季节情况,把原来的单季种植转变为三季轮种。
暖水镇田庄村村支书、村委会主任 何良进:我们每年种植一次水稻之外,还育苗一次,种植时令蔬菜一次,三季轮种,可以更好地防止病虫害,更加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达到更好的经济效益,提高农户收入水平。
目前,田庄村已经形成了以水果、蔬菜为主导产业,在产业大户的带动下,现在村民家家户户种蔬菜水果,收入是原来的好几倍。
暖水镇田庄村原村支书 钟生才:田庄村,我感觉这五年来,发展这个变化最大的,就这个产业,这个发展,蔬菜、水果,由原来的几十亩,发展到800多亩,收入比原来收入翻了一倍。
田庄村的变化发展是暖水镇落实脱贫攻坚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五年来,暖水镇百姓的生活上了一个大台阶,村里拆了土坯房,改造了厕所,实施了污水处理,完善了水、电、网等基础设施,还新建了标准化的卫生室、幼儿园等。如今的暖水镇,村村有生产基地、户户有增收项目,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6年的6265元增长到10290元。从贫穷到富裕,美好的生活让暖水镇人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脸。
暖水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杨渤:习近平总书记说,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我们暖水镇接下来将继续巩固脱贫成果,提升乡风文明,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
责编:何慧
来源:汝城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发布
省委管理干部任前公示公告
勿忘!这些数字,是中国人心里无法愈合的伤疤
习近平在越南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关于越南,一图了解→
习近平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总书记上海行|记者手记:一以贯之的初心和深情
时习之丨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地方考察调研强调科技创新
下载APP
分享到